缠论第13课:不加防护的操作不是好操作
不加防护的操作一定不是好的操作,特别对于资金量大的投资者而言。防护有两种性质,一种是主动的防护,一种是被动的防护。何谓被动的防护?就是介入时根本不知道为何介入,在一种盲目的状态下被套了。另外还有一种很错误的理论,认为亏损多少就要止损。几乎所有的投资者,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被套的。按这种方法来操作,最终都不可能有大的成功。
其实,从来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止损,只存在股票是否依然在可操作范围内的问题,只有这种意义下才存在止损。一只股票的走势,从可操作变成不可操作,站在盈亏的角度,并不意味着操作是失败的,可能已经极大地盈利了。退出的唯一原因,只是股票的走势已经不在可操作的范围之内了。
投资市场中最坏的毛病就是根据盈亏进出,而盈亏不是先验的,是根据当下的走势决定的,是被动的。根据盈亏进出,就是根据被动的因素进出,被套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主动防护一般有两层意思。其一,介入不可能一下子完成,特别是对于大资金来说,如果不采取主动的方法,怎么可能买到足够的货?但更重要的是,一旦符合你选股程序的股票的走势突然变得不正常了,就应该立刻从买入程序中退出。这个防护的启动是和任何盈亏无关的,只和当下的走势有关。
例如,在上一课所说的买入程序里,对于第一个买点,一旦上涨时依然出现空头模式下的缠绕,就一定要退出。为什么?因为第一个买点买入的基础在于空头最后一个缠绕后出现背驰,而现在又出现空头的缠绕,意味着前面引导买入程序启动的缠绕并不是最后一个缠绕,也就是程序判断上出现了问题,因此必须退出。
一般情况下,这种退出一定是盈利的,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退出的理由。甚至不排除这种情况,就是退出后,缠绕经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折腾,慢慢进入了多头模式,最后还大幅上涨了(这种情况即使出现,也可以根据第二个买点的原则重新介入,所以真正的机会并不会丢失)。但即使是这样,也绝对不能因为这种可能的情况而存在侥幸心理,因为还有更大的可能是缠绕后出现加速下跌。
对于上一课所说的第二个买点,一旦该缠绕中出现跌破前面空头模式的最低位,就意味着买入程序出现了问题,必须在任何一个反弹中把股票出清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排除后面出现上涨,但必须这么做。
上图所示为菲达环保(600526)2013年6月左右日K线走势图
任何操作,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。一旦出现特殊情况,一定要先退出来,这是在投资生涯中长期存活的最重要一点。当然,有经验的人,即使退出,也会按部就班,很有秩序。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,一旦发现战机不对,就要撤,不能硬抗。
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,别抱着赌博的心态企图一次成功。只要有这种心态,在市场上最终的结局一定很悲惨。为什么要研究符合自己的买卖程序?就是因为这是市场风浪中唯一安全的港湾。港湾有时候也会有台风,但不能因为有台风就不要港湾了。
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,买入程序的成功率和市场的强度有关。在强的市场里,买入程序的成功率基本都在90%以上;但在弱的市场里,成功率就要低多了。
任何由均线等技术系统构成的买卖程序,都只是一个综合判断的子判断,并不是说这一招就可以了。至少有一点是任何单纯技术面的买卖程序不能解决的,即相同程序选出来的股票,为什么有些涨得多,有些涨得少,能不能就此选出最有力度的股票。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有意义的问题。打个比方,技术系统是“海选”,而其后需要的是“复赛”“PK”,这才能选出真正可以介入的股票。关于这个问题,后面会逐步展开。
缠论点睛
1.保护好你的本金和利润。一是当你介入之后,一旦买入逻辑被破坏,要面对止损的问题。二是当你有了盈利,一旦股票运动变得不正常,需要面对止盈的问题。
2.不要根据盈亏决定进出。不要在亏损的时候抱着不放,甚至不断加仓摊薄成本;也不要在盈利的时候过早卖掉头寸,要结合走势类型来决定进出。
3.买入程序的有效性,和市场强度正相关。市场强度,可以理解为大盘走势强弱。强的市场,买入程序的成功率高;弱的市场,买入程序的成功率低。
投资微言
制定计划,严格执行,即使这个计划可能是错误的。这就譬如用兵打仗,一个将军,多么周密的战略战术也不一定能保证成功。但是如果这个将军治军不严,军纪不明,士兵不听从指挥,那么肯定是无法打胜仗的。